1、概念:溶质的水平分数是溶质的水平与溶液的水平之比。
2、概念式
注意:
(1)上下单位要一致。
(2)溶质是指溶液中的溶质,没溶解的固体或析出的固体不包含在内。
(3)溶液是指溶剂与溶解在溶剂中的所有溶质的水平之和。
(4)没单位
3、变形公式:
溶质水平=溶液水平╳溶质的水平分数
溶液水平=溶质水平溶质的水平分数
课后训练
1.依据你对溶液组成的认识,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()
A.溶液的水平等于溶质与溶剂的水平之和
B.20 mL浓硫酸与80 mL水相混合后得到100 mL稀硫酸
C.20 g氯化钠完全溶解于100 g水中,所得溶液的水平分数为20%
D.20 mL酒精放入盛有80 mL水的烧杯中,所得酒精溶液的水平分数为20%
选A。溶液水平可以相加,溶液的体积不可以相加,故A正确,B、D错误;20 g氯化钠完全溶解于100 g水中,所得溶质的水平分数为 100%=16.7%,C错误。
2.为预防禽流感,某同学为养鸡场配制消毒液,在用量筒量取浓氯胺消毒液时仰视读数,量取水时俯瞰读数(其他操作过程均正确),则所配消毒液的水平分数比计算值()
A.无影响 B.偏大
C.偏小 D.没办法确定
选B。用量筒量取液体时,仰视和俯瞰读数会致使所量取结果出现偏差,正确剖析这类偏差是本题的易错点。用量筒量取液体,仰视读数时,实质体积大于读数体积,俯瞰读数时,实质体积小于读数体积,此题是消毒液取多了,水取少了,都会致使水平分数比计算值偏大。
3.维持温度不变,小心蒸发NaCl不饱和溶液(蒸发皿中一直有溶液),则溶液中溶质的水平分数(m%)与时间(t)的关系适当的是()
选A。本题主要考查溶质水平分数,学会溶质水平分数的意思是解题的重点。氯化钠溶液蒸发水分,由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过程,溶剂水平减小,溶液中溶质水平分数(m%)增大;当氯化钠饱和溶液再蒸发水分时,仍为饱和溶液,水平分数将不变,故A项正确。
4.实验室要配制100 g 10%的氢氧化钠溶液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()
A.配制溶液时需要经过计算、称量、溶解、装瓶、贴标签等步骤
B.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称量纸上称量
C.将准确称取的氢氧化钠固体倒入盛有水的量筒中溶解
D.装瓶时溶液不小心溅出,试剂瓶中溶质水平分数减少
选A。本题考查学生对配制肯定水平分数溶液及有关常识的学会能力。解答本题的重点应明确3点:
(1)溶液配制的一般步骤;
(2)腐蚀性药品的正确称量办法;
(3)一些不正确操作对结果的影响。
配制肯定水平分数溶液的步骤是计算、称量、溶解、装瓶、贴标签等;氢氧化钠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容器中称量;溶解应该在烧杯中进行,不可以在量筒中溶解;溶液具备均一性,装瓶后的溶液溅出不会引起水平分数的改变。
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要点的全部内容就是这类,预祝大伙在新学期可以更高效学习。